衡阳房地产信息网

楼市政策三天两次逆转,究竟利好了谁?

2021年10月25日 08:00:00      来源:大碗楼市    编辑:大碗楼市


10月20日,高层领导人在金融街论坛上,发表了“松绑楼市”的讲话。


第二天,银保监会又再次发声要保障刚需。


接连两天的政策小暖风,直接把中介小哥吹酥了,可还没来得及吆喝,房产税试点来了。


昨天说着松绑,今天又要勒紧,这不是自相矛盾吗?


要我说,一点不矛盾,完全两码事。




近一个月,楼市政策的小暖风一阵阵吹来,一股比一股劲儿大。


9月22日,经济日报发表题为《楼市调控应注意满足刚需》的文章;


9月27日,央行提出“两个维护”:
维护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,维护住房消费者的合法权益;


仅仅两天后,人民银行、银保监会联合召开房地产金融工作座谈会,再一次强调“两个维护”;


10月15日,央行指出部分金融机构对于试点房企“三线四档”融资管理规则存在一些误解,导致部一部分合理支持的新开工项目得不到贷款,一定程度上造成房企资金链紧绷。并明确表示保持房地产信贷平稳有序投放。


10月20日,在金融街论坛上,高层公开表示:目前房地产出现了个别问题,但风险总体可控,合理的资金需求正在得到满足。


第二天,银保监会紧跟着发声了,明确提出具体的政策方向:


第一,   督促银行落实房地产开发贷款、个人住房贷款监管要求。


第二,保障好刚需群体信贷需求,在贷款首付比例和利率方面对首套房购房者予以支持。


第三,严肃惩治违法违规行为,持续排查违规贷款进入楼市。

             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

一连串松解绑信号来袭,原地高_潮的除了中介小哥、置业顾问还有各路媒体。


但是在我看来,这么谨慎的楼市利好信号,背后更多的是权衡之后不得不做出的妥协。


是的,这是一场妥协。


所有的发声,都围绕着一个原则:维稳。


围绕着两个点:保障刚需合理的购房需求,保障房企合理的资金需求


为什么一而再再而三的发声却只提这两点呢?




我们先来看一张图—



这张图是地方政府负债率的走势图,从图中很明显可以看出地方政府从2019年开始,负债率快速增长。


截至去年年底,地方政府债务余额25.66万亿元,85城债务率超过100%,国际通行的警戒线为60% 。


面对一路走高的负债率,依赖土地财政的地方政府又被第二轮土拍打了个措手不及。


截至本月17日,第二轮土地集中供应的挂牌地块822宗,流拍地块266宗,流拍率高达32.4%。其中北京、广州、杭州、沈阳流拍率超50%。


除了流拍率,成交金额也缩水了。


效益最好的北上广深四城第二轮的土地出让金合计2074亿元,比今年首批集中供地2927亿元的成绩,下滑三成。


缺钱,地还卖不动,暂时也没有其他来钱渠道能顶上,地方政府左右为难。


那房企为什么不咔咔拿地了呢?


也是缺钱,不敢拿了。


根据中指研究院的监测,9月房地产企业融资总额为911.6亿元,同比下降43.8%,环比下降22.3%,单月融资规模同比连续7个月下降。



9月行业融资额继续大幅下滑,除了传统融资渠道收窄之外,最重要的是ABS本月暂停签发。


今年不少房企在压缩有息债务规模的同时,积极寻求其他途径补充资金,发行ABS便是其中之一。


2021年1-8月,房地产行业ABS融资同比增长37.4%;在行业总融资规模中,ABS占比22.5%,一年时间提升了9个百分点,成为房企融资的新渠道。


但是ABS的发行并未缩减房企潜在的风险敞口,从监管角度来看仍应划归监测范围之内,因此8月ABS突然急速转冷,9月发行量归零。


两个月之后,也就是2022年1月,是房企海外债到期的首个高峰。


与此同时,由于当前行业不确定性增强,企业流动性不足以支撑即将到期的海外债务,目前有十余家房企被海外评级机构下调评级,海外融资受阻。



明年上半年偿债高峰密集,资金需求上升,房企只能动用内部资金偿还债务,使得本已吃紧的流动性再度承压。

当前市场下行阶段,销售能力难有突破,房企的销售回款缓慢。9月商品房销售面积和销售额同比分别为下降13.2%和15.8%。


所以你说房企为啥不拿地传统融资渠道受阻,ABS融资被叫停,海外融资下降不说马上还要还债,房子也卖不动。


房企被围追堵截的无路可走了,所以干脆彻底躺平,不折腾了。


房企彻底躺平最大的隐患还不是不拿地了,是房子交不了工,烂尾了。


截止8月,房企的竣工比例(竣工面积/两年前在建工程面积)只有5%左右,大概率要创下近十年的最低值了。


房企现在的处境就是,资金融不上,房子卖不出,土地不敢拿,房子盖不动。


这么发展下去,就不是几个、十几个房企暴雷了,而是排名前20,前100的房企,要大规模出问题了。


而大量房企暴雷,最大的不稳定因素就是交不了工,如果全国出现大面积的烂尾楼,后果……你们都懂。


央行行长在G30国际银行业研讨会上,提到恒大风险是个案风险。


并且提了应对措施,一是要避免恒大的风险传染至其他房地产企业,二是要避免风险传导至金融部门。


并表示,有信心能把风险控制在一定范围,避免发生系统性风险。


所以,为了避免无数个恒大出现,合理的适度的房企贷款资金是要给的。

怎么个给法?


一、松绑融资渠道;二、给点信心,通过销售回笼现金。


简单粗棒的“一刀切”政策,卡死房企,误伤刚需,已经出现了矫枉过正的不良后果。


地方政府希望通过土地财政缓解债务,结果房企融资渠道收窄,没钱拿地,没钱盖房,寄希望于销售回款,这么一来多数购房者不敢买也没能力买了,一方面是高门槛高利率,另一方面是预期变差,害怕房价下跌,更害怕烂尾。


本想平稳房地产,结果搞成了死胡同。


这就好比为了减肥,直接绝食,能不能瘦不知道,健康先出了问题。


所以近一个月的政策松绑,是一种更精细化的调控政策,


目的就是维稳。


怎么维稳?


就是保刚需,控风险,稳地方。


保障刚需购房者的合理诉求;


控制房企所带来的交工风险,金融风险;


稳定地方政府暂时的土地财政收益。


 


看到这,有人有疑问了,不对呀,收房产税,不就是给地方增加收入吗?


没错,房产税长远目的肯定是充盈地方财政的,但是短期来看不现实,


第一,   房产税目前仅是个别城市试点,而不是全国推行,全国600多个城市都得吃饱穿暖搞发展。


第二,   房产税影响力很大,在维稳的主基调之下,开始试点的前几年会是相对轻的收取,后期逐步加重。


“个别试点”“循序渐进”的房产税没办法解决地方财政的燃眉之急,仍需要土地财政暂时顶住。


当然,收房产税的目的不仅仅是充盈地方财政,而是二次改革共同富裕迈出的重要一步,主要目的是调节贫富差距。


所以现在你们明白了吗?


最近的政策小暖风是当下的维稳,房产税是长远的策略。


一个解决眼前,一个布局长远,不矛盾。


对于这两个政策,有一两套房的朋友,没必要一惊一乍的,跟你没太大关系。


这两个政策利好的都是正儿八经的刚需。


你看啊,政策的小暖风把购房门槛,资金门槛降下来了,你的购房成本降低了;


房产税又会逼得一部分资金紧张的多套房主低价甩卖,这时候你的机会又来了,还能再砍一波价。


所以这两个政策,利好刚需。


而且目前保障刚需购房的利好政策,已经在很多城市陆续落地实施了,


主要围绕降低首付比例,降低房贷利率,尤其是首套首贷;


目前很多城市的房贷利率已经下调了。


以苏州为例,前阵子苏州房贷利率完全是破6冲7的阵仗,刚需客户直接被误伤。 


苏州目前至少有8家银行下调了房贷利率,下调范围都在0.1%到0.2%之间。


而嗅觉最灵敏的广州,目前至少有5家银行下调了贷款利率,降幅约10-40个基点不等。


其中最高降幅为40个基点,也就是说原本最高6%的利率,如今只要5.6%。


还有成都首套房的房贷利率最低降到了5.613%,与此前的6.25%和6.13%相比,下调幅度相当明显。

除此之外,还会有优先放贷权。


从18年开始,很多热点城市已经启动摇号选房,无房户享受优先选房权,


比如南京,摇号分为四轮,先后顺序为:人才>无房>普通。


除了优先选房之外,后期还可能会出现房贷优先,首套首贷不仅利率低,而且放款快。


房源倾斜比例也会增加。


之前很多城市都有对刚需无房户的房源倾斜,但比例由开发商自定。这个比例可以1%,也可以100%。


10月22日,福建泉州市就出台房地产新政,将刚需房源比例从60%提高到70%。


今年最后的两个月伴随着政策的松绑,各地会针对刚需无房户出一系列的倾斜政策。


如果你是纯正的刚需无房一族,或者身边有这样的亲戚朋友,不妨提醒他多留意房贷利率,购房资格的变动,以及楼盘的打折促销活动,二手的低价笋盘。


至于很多人紧张的房产税,说实话,有一两套房的跟你没多大关系,手里握着大量优质资产的买得起多数也交得起,也不怕。


现在最瑟瑟发抖的是手里握着多套垃圾资产,杠杆还贼高的人,


只能对你说:Good Luck。

  • 扫一扫关注
    房产小程序
  • 扫一扫关注
    地产移动版
  • 扫一扫关注
    官方公众号